“走进科普馆 亲近大自然”

— 祁连山国家公园生态科普馆和聚阳沟科普教育基地开课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生态价值观,增强青少年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和探究实践能力,充分发挥祁连山国家公园生态科普馆科普教育主阵地功能作用,真正让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根植于学子之心,7月2日至7月5日,青海省林学会与祁连山国家公园生态科普馆、门源县第二小学在生态科普馆和聚阳沟科普教育基地共同开展了以“走进科普馆 亲近大自然”为主题的生态教育校外研学实践活动,此次活动门源县第二小学1100多名学生和40余名生态兼职教师参加,生态科普馆共提供室内外讲解40场。


本次研学活动采用了馆内讲解教学+户外探索体验的形式。在生态科普馆内,同学们跟随讲解员身临其境感受祁连山国家公园的自然资源状况和野生动植物生境以及祁连山的生态功能价值。在户外研学点聚阳沟的路途上,讲解员们带领学生开启了一场“高原上的花儿”的探索之旅,探索高原花儿的色彩、形态等特点,也在观花途中通过观察旱獭洞、赤麻鸭、白顶溪鸲等林区常见动物来寻找聚阳沟的生物关系网,通过山坡阴阳面植被生长特点的教学,我了解了青海云杉、祁连圆柏等主要乔木和金露梅、银露梅等灌木,以及马先蒿、毛茛等植被的生长特性。对沿路中发现的植物花朵、叶片等进行对比分析,现场气氛热烈,为研学增添了更多的趣味和快乐,让学生们在“研”途皆知识的环境中感悟成长,让学生们“研”中有乐“学”中有趣,最后达到“研”有所思“学”有所获的效果。


实践是好的学习,研学是美的相遇。祁连山国家公园生态科普馆与省林学会联合举办的研学实践活动是一次成功的尝试,它不仅丰富了学生的课外生活,提升了他们的科学素养和环保意识,还为国家公园示范省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未来,期待更多类似的科普教育活动能够持续开展,为培养更多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未来接班人贡献力量。(青海省林学会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