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全国科普日青海主场活动正式启动

9月17日,由省科协、省委宣传部、省委网信办、省教育厅、省科技厅、省自然资源厅等16家单位共同主办,西宁市科协、城西区科协承办的以“提升全民科学素质、助力科技自立自强”为主题的2023年全国科普日青海主场活动在西宁市城西区唐道下沉广场启动。省科协党组书记王晓英致辞,省科协主席王彤主持。省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省委宣传部以及主办单位相关领导出席活动。市州科协,全国科普示范县及科技工作者、科普工作者、科技志愿者、青少年代表、社区群众等230余人参加活动。


王晓英书记在致辞中指出,自2004年“全国科普日”活动在青海省开展以来,我们突出价值引领、立足公众所需,结合实际组织举办各级各类服务群众、普惠民生的科普活动,在助力生态文明、推动乡村振兴、服务创新发展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现已成为我省规模宏大、覆盖广泛、反响热烈的有较强影响力的群众性科普活动。强调,广大科普工作者、科技工作者要时刻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结合省委省政府打造生态文明高地、建设产业“四地”重大要求,积极投身科学普及事业,为公众与科学之间搭起一座共学、共建、共享的桥梁,为提高我省全民科学素质奋发作为。


启动仪式上为我省获得2021-2025年度第二批全国科普示范县(市、区)称号的西宁市等9个县(市、区)颁发了奖牌。活动现场设置生态科普展、科普互动体验、科普惠民成果展、科普沙龙等4大版块的12项活动。  

今年是全国科普日20周年,我省活动将在9月17日—10月10日集中开展,由“12345”系列科普活动组成,即:举办1场“全国科普日”青海主场活动,同步推进数字科技馆、“云上科普日”2个线上活动,开设生态科普、健康科普、应急科普3个主题活动分会场,开展省科技馆专项活动、第四届“中国飞天梦-科普万里行”、“科普进寺庙”集中示范、农技协科普专项活动等4项科普专项活动,实施市州、主办单位、科普阵地、企业科协、学会科普等5项联合行动。旨在进一步加强科普能力建设,构建社会化科普工作大格局,促进全民科学素质提升,为推进现代化新青海建设作出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