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青海坚持以国家民委新修订的《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测评指标体系(试行)》为创建工作导向和示范区示范单位申报标准,全力以赴抓好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着力提升申报工作质量,切实推动示范创建从“数量领先”向“示范引领”转变。
一、高位谋划部署,转变示范创建思路。省委召开统战工作会议,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省工作做出专门部署。省委书记陈刚强调,“深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把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摆到全局位置,进一步细化实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政策举措,推动创建工作从‘数量领先’向‘示范引领’转变”,突出创建工作在青海“国之大者”“省之要者”的全局地位,提出了新时期创建工作的新要求。
二、实地初验测评,查实情补短板促实效。省委统战部、省民宗委组成5个省级初验组,由5名厅级领导带队,赴玉树州、湟源县、天峻县等申报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的1州15县,通过召开汇报会、实地察看、查阅台帐资料、现场测评打分等形式开展初验,重点查找在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和中央、省委民族工作会议精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推动实践创新及迎检资料准备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帮助总结提炼成效经验和工作亮点。
三、开展专项部署,全面提升创建质量。结合省级初验发现的问题和短板,制定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示范单位申报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区各单位按照国家民委新的申报工作要求,坚持以新修订测评指标体系为创建导向、申报标准,认真对照初验反馈问题,全面查漏补缺,全力做好申报工作。一是进一步夯实基础工作。对基础台账资料进行再梳理、再完善。从体制机制、宣传教育、党建融合、文化引领、基层治理、维护稳定等各方面加大工作创新力度,深挖亮点,打造示范。在“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和“工作创新”两个方面下功夫,把各项基础工作做实做细做出亮点。二是进一步完善报送材料。对标对表新的测评指标,逐项逐条如实规范作答;创新文字叙述方式,用鲜活故事和特色亮点反映创建工作成效,提升材料的“画面感”、可读性。制作反映本地区特色亮点的视频,增强材料感染力。三是进一步规范宣传用语。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和中央、省委民族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增进共同性的方向,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贯穿宣传教育全过程,把“融”的理念体现在宣传报道全方位,全面清理不规范标语内容,确保宣传用语和内容规范合法、与时俱进、政治安全。四是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主动对接媒体,特别是利用好中央媒体、国家民委所属媒体等加大本地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宣传报道。既要以专刊等形式进行宏观报道,全面准确反映本地区创建工作成效;又要善于挖掘宣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基层治理等方面的好故事,用鲜活的故事传播青海民族团结进步好声音,全力提升申报创建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