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民族团结+科普”深度融合发展
9月17日,主题为“红色百年路,科普万里行”的青海省2021—2025年“科普进寺庙”活动启动仪式在青海省藏语系佛学院举行。省委常委、统战部部长,省政协党组副书记公保扎西讲话并宣布活动启动。省政协副主席仁青安杰、杜德志等领导出席启动仪式,为佛学院配送“科普中国”e站和《知识就是力量》藏语杂志。
此次活动由中共青海省委统战部、青海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和青海省科协主办,青海省藏语系佛学院承办。
公保扎西指出,启动“科普进寺庙”活动是贯彻落实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精神的具体实践,也是推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省创建、做好全民科学素质工作的重要举措。希望各相关单位用喜闻乐见的方式,凸显科普工作的生动性、科学性和群众性,深入扎实地开展“科普进寺庙”系列活动,在“十四五”期间实现全省宗教场所科普工作全覆盖,让宗教教职人员和信教群众的学习生活插上科学的翅膀,与全社会一道迎接新生活、创造新业绩,为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青海篇章贡献力量。
启动仪式上,青海省科协主席王彤介绍,截至目前,“科普进寺庙”活动已深入到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玉树藏族自治州等6个县的11个寺院,为1850余名寺院僧侣和周边民众送去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科普宣传活动,“‘十四五’期间,将开展好送生态科普进寺庙、送应急科普进寺庙等专项科普活动。并通过“科普中国”“极地科普”等平台向僧众推送内容丰富、生动有趣的科普信息和科普内容等。”
格乐尖参是青海省藏语系佛学院的新生,他也是第一次参加科普活动。“今天的科普活动太丰富了,科普剧香蕉钉钉子、机器人表演、防灾减灾展板以及各类科普体验等让我了解很多的科学知识,激发了我的科学兴趣,希望今后能经常参加这样的活动,不断提高自己的科学文化素质。”格乐尖参乐呵呵地说。
据了解,“科普进寺庙”系列活动从4月中旬拉开序幕,青海省科协组织流动科技馆、科普大篷车、科技志愿者和科技辅导员队伍通过政策宣讲、专家授课、科普服务等形式,深入全省各市州开展相关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