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的“不毛之地”如今“芳草萋萋”;以前零零散散的放养模式现在变成了5000头优质野血牦牛聚集的核心群;前些年牧民还“各自为政”,今年实现了全村入股、“抱团”发展的新格局……这是发生在祁连县野牛沟乡沙龙滩上的全新变化。
日前,记者在沙龙滩看到,绿色草甸起伏蔓延,一望无垠;野血牦牛成群结队分成几个片区悠闲地吃草,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犹如密密麻麻的黑珍珠镶嵌在金色的地毯上,形成了一道蔚为壮观的风景线。
“这是大浪生态畜牧业专业合作社的5000头野血牦牛核心群,这个核心群的规模目前全省最大,在全国乃至世界都是绝无仅有的。”祁连县农牧水利科技局生态畜牧业指导办公室主任马金云自豪地说。
但谁也不会想到,前些年这里是却是另一番景象。由于过度放牧,沙龙滩90万亩草场出现不同程度退化,其中25万亩草场退化为黑土滩。位于沙龙滩的大浪村的牦牛越来越瘦,牧民心急如焚。
针对这一情况,祁连县因地制宜,创新治理方式,采取“封、围、育、种、管”等综合措施对沙龙滩进行持续治理,并开展了补播、施肥、灌溉等人工干预增草技术,逐步将沙化草地和黑土滩变成了天然优良草场和草原原生植物种子制种基地。
马金云表示,沙龙滩黑土滩的治理,对于提高祁连县牧草盖度、发展畜牧业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治理前这片25万亩的黑土滩亩产只有50公斤;治理后,现在的亩产牧草量达到了350公斤,几乎是天然草场的2倍,相当于无形之中为当地增加了近50万亩的优质草场。
有了丰美的草场作保障,大浪村成立了合作社,大胆创新发展模式,逐步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合理的牦牛饲养技术体系和舍饲育肥、冬季补饲、牦牛错峰出栏等新饲养管理模式。同时合作社积极与唐古拉集团公司等企业合作,开发深加工产品,走上了“公司+合作社+牧户”的新路。
合作社的发展壮大使其吸引力越来越强,大浪村276户牧民户户都把家里品质最优的野血牦牛送到合作社入股。就这样,世界上最大的野血牦牛核心群在沙龙滩脱颖而出。这个核心群的形成对于加强野血牦牛品牌建设、壮大当地畜牧业优质品种资源、带动广大牧民增收具有重要意义。
“有这个5000头野血牦牛核心群做依托,合作社的牦牛品质越来越好。我们将全力打造生态保护、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的‘三生共赢’牦牛产业综合体,走上提质升级、绿色发展的快车道。”该合作社秘书长卓史确信心十足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