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青海省科学技术协会公布了所属省级学会2023—2024年度工作评估结果。青海省动物学会凭借扎实的组织建设、突出学术成果及卓有成效的科普服务,在全省70余家省级学会中脱颖而出,荣获“五星学会”称号,彰显了青海省动物学会在推动区域动物科学研究、促进学术交流与服务社会方面的优异成绩。
近年来,青海省动物学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密围绕省科协的战略部署,持续加强党组织建设,深化科技创新和学术交流活动,积极履行“四服务”职责,切实提升学会的社会影响力和服务能力。学会组织先后主办了十余次高水平学术研讨会,包括第一届青海省动物生态与资源保护学术研讨会、第九届整合动物学学术研讨会、第六届和第十三届全国动物生理生态学学术研讨会、第三届和第十届中国西部动物学学术研讨会、西北珍稀动物保护利用学术论坛等,并举办了“青藏高原鼠害防治高级研修班”“国家公园示范省建设的野生动物监测与管理”等培训班,并积极参与国际动物学会、中国动物学会举办的各项学术交流活动。
在科研领域,青海省动物学会依托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青海大学等科研单位,着力开展动物生态学、分子生物学等研究,显著提升了青藏高原动物多样性保护和生态环境研究的国际学术影响力。先后荣获青海省“先进学会”“特色学会”等称号,多人获得全国“工人先锋号”、青海省“最美科技工作者”、青海省“青年五四奖章”、“青海省优秀专家”、“青海省优秀专业技术人才”等荣誉称号,体现了学会人才队伍建设的成效。在科普与社会服务方面,学会积极响应国家和省级科协的号召,多次举办“野生动物摄影展”、“湿地保护宣传活动”、“流动科技馆巡展”等活动,并组织“博士讲解团”现场讲解,吸引了数万名市民参与,有效传播生物多样性保护理念,增强了公众的生态环保意识。
学会高度重视党建引领,围绕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持续开展理论学习和主题党日活动,增强党员的政治素养和使命担当。先后组织会员赴原子城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尕布龙精神教育基地、青海省第一个农村党支部双树村党支部等开展党建实践,深化会员党员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认识;举办多场专题党课和研讨,推动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学会还积极参与青海省科协改革和“党建+N”系列活动,推动学术交流与组织建设齐头并进。学会搭建的国际国内交流平台,促进了科技人文交流,支持青年科技人才成长,持续打造高水平科技创新团队。
青海省动物学会深知荣誉的意义和责任,将以此次“五星学会”称号为新起点,持续优化组织管理,创新服务模式,拓展服务领域,进一步强化学术引领和社会服务功能。学会将继续积极投身青藏高原生态保护和生物多样性建设,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助力生态文明建设和高质量发展,为打造世界一流高原生态科学研究和保护平台贡献力量。